
蛋白質組研究本質上指的是在大規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質的特征,包括蛋白質的表達水平,翻譯后的修飾,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等,由此獲得蛋白質水平上的關于疾病發生,細胞代謝等過程的整體而全面的認識,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。蛋白質組的研究不僅能為生命活動規律提供物質基礎,也能為眾多種疾病機理的闡明及攻克提供理論根據和解決途徑。蛋白質等生物分子在緩沖液中帶負電荷或正電荷,在電場中向陽極或陰極運動,稱為電泳(electmphomsis)。由于其等電點不同,分子大小、形狀和荷質比的不同,使不同蛋白質分子具有不同的電泳遷移率,在一定的支持介質中可借以分離各種蛋白質。常用的電泳技術有: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、瓊脂糖凝膠電泳、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、免疫電泳等。血清蛋白電泳以醋酸纖維素薄膜應用最為普遍。